中国公共外交协会21日在北京举行经济专题“临甲7号”沙龙活动,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林毅夫表示,关税战之下,中美完全脱钩的可能性不大,而美国面临的困难会比中国大。相信中国早已对特朗普可能采取的政策进行过推演,只要用好自身优势和政策手段,5%左右的增长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林毅夫:关税战之下,美国面临的困难会比中国大  第1张

  美国为何不断打压遏制中国?林毅夫说,当今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力量持续增强,发达国家经济体量和主导世界的能力下降,难免有失落感。特别是美国从19世纪末开始一直是世界最大经济体,但到2014年,中国按照购买力平价(PPP)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超过了美国。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林毅夫说,从奥巴马时期开始,美国试图利用军事、科技、金融等各方面优势对中国采取遏制政策。特朗普上台后,便以各种莫须有的罪名对中国发动贸易战和科技战,遏制中国的发展。

  特朗普对全球发动“对等关税”,中美相互加征的关税已经达到史无前例的巨大数字。林毅夫说,不能完全排除中美经济完全脱钩的可能,但这种可能性也不大,因为美国老百姓和企业需要中国进口商品,会想方设法通过与政府沟通、跨境电商、旅游购物等方式保证一部分中美之间的商品流动。

  林毅夫说,在关税影响下,相信美国面临的困难会比中国大。中国要做的是把美国不要的商品在国内销售或卖到其他国家,可以通过实施一定的政策提高购买力来很快实现。但美国推动制造业回流,将同时面对高物价和供给能力不足的问题,制造业即使回到美国,生产的价格也一定比进口价格高。美国人民将为此付出巨大代价。关税政策是不理性的,也是不可持续的。

  林毅夫说,国际上已经有不少分析,眼下美国的做法很像1929年纽约股票市场崩溃后,美国采取高关税保护自己,进而带来了整个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再次发生这种状况的可能性并不能排除。

  “美国有一个倾向,国内自己有问题,老是找替罪羔羊。20世纪80年代怪日本,现在怪中国,更早以前也有类似的做法。美国不解决自己的问题,表面上短期好像对他有利,但长期对他也不利。”林毅夫说,美国一国的贸易额占世界的15%,但跟全世界其余85%的贸易额相比还是不大。如果美国不愿意贸易,其他国家继续进行自由贸易,也可以把日子过得不错。相信特朗普应该会从自己的政策中吸取经验教训,美国的政治家、企业家和美国人民也会从特朗普上台后的政策中吸取足够的经验教训,“我对人性的善良还是有信心的。”

  林毅夫直言,他相信中方对特朗普上台后可能采取的政策都进行过沙盘推演,中国政府有很多措施可以采用,例如货币政策可以适当宽松,可以降息、降准,还可以采取结构性的货币政策,给某些受影响比较大的行业更多贷款。

  “今年的世界经济有很大的不确定性,但中国作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经济体,只要用好自身优势和政策手段,维持5%左右的经济增长目标是一定能够实现的。”林毅夫说。

  来源:北京日报客户端

  记者:白波